介绍端砚来历与特点。子瞻用此端砚研墨准备作画,发觉墨汁细腻有光泽,极为适宜绘画。
自那以后,子瞻常至碧瑶家中,与她于书房研习书画。二人以端砚研墨,碧瑶观子瞻作画,子瞻亦授碧瑶绘画技巧,于书画交流中,感情日深。然南宋门第观念仍重,碧瑶家族期望她与世家子弟联姻,以护家族声誉地位。子瞻虽有才华,但其身份地位在碧瑶家族眼中与碧瑶并不匹配。
碧瑶家人遂阻二人交往,为碧瑶安排与贵族公子相亲。碧瑶陷入痛苦抉择,深爱子瞻,不愿分离,却又难以违抗家族意愿。子瞻为与碧瑶相守,竭力于画坛提升地位,冀获声誉财富,令碧瑶家族认可。虽其画作得部分人认可,然在碧瑶家人坚持下,碧瑶仍被迫与世家子弟订婚。
子瞻见碧瑶于端砚前默默垂泪,心中满是无奈与悲痛。碧瑶订婚后,亦常忆起与子瞻于端砚旁美好时光。在临安文人墨客间,碧瑶与子瞻之故事传颂,众人对那方端砚亦多遐想,仿若其已成这段无疾而终爱情之见证。
汉赋之中,虽未直书 “端砚”,然于文房用具描绘处,已具相似根基。如傅毅《砚赋》:“有般倕之妙匠,睨山岳而甄璞。设上下之剖判,配法象乎二仪。木贵其能软,石美其润坚。加采漆之胶固,含冲德之清玄。” 此间描述砚台制作材料与特点,为端砚于文学描写之现身,奠定对砚台描绘之基础。
唐诗里,李贺《杨生青花紫石砚歌》“端州石工巧如神,踏天磨刀割紫云。佣刓抱水含满唇,暗洒苌弘冷血痕。纱帷昼暖墨花春,轻沤漂沫松麝薰。干腻薄重立脚匀,数寸光秋无日昏。圆毫促点声静新,孔砚宽顽何足云。” 诗中直书 “端州石工” 与 “端州石砚”,盛赞端砚精美实用。李贺此诗意在赞美端砚工艺与品质,于唐代文学对文房用具之创作中,端砚作为重要书写工具元素,可丰富书画场景,体现文人对文房用具之喜爱,彰显唐代文人对文房用具与书画艺术关联之刻画。
宋词中,柳永《鹤冲天・黄金榜上》“黄金榜上,偶失龙头